
在昨天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有外媒场外提问“上海是否有把握维持较高的治愈率和相对稳定的低感染人数?”市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郑锦表示,市卫生部门重视每一个新冠肺炎病例的救治,始终把“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作为救治工作的核心,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四集中”原则,采取科学有效的救治策略和方法。
郑锦介绍,市卫生部门已先后选派210余名市、区级医院的专家和骨干医护人员进驻定点医院,和300多名市公卫中心的医护人员紧密协作;儿童救治定点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组织40多名医护骨干,全力救治患儿。同时,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确诊病例临床救治中的作用。
针对轻型、普通型病例,密切观察,加强对肺部影像学的跟踪检查,多学科联合诊治,中西医联动,促进疾病向好转归。针对重型、危重型病例,抽调市级医院重症医学科核心团队,整建制、组团式进驻公卫中心,进一步提高重型、危重型病例抢救能力。由于重型、危重型病例大多是高龄病例,60岁以上占83.3%,伴有心脑血管、肿瘤、慢性肺部疾病等基础性疾病,病情变化快,医疗风险高,救治难度大。市卫生部门采取多学科协作与精细化诊疗的模式,24小时跟踪病情变化,及时研判病情,完善治疗方案,千方百计、尽最大能力降低病亡率。
郑锦还介绍,目前,全市各医疗机构急诊均24小时正常开放,急诊手术照常开展;孕产妇和新生儿门急诊正常开放。医疗机构做好各科室门诊开放时间公示,实行全预约及实名制就诊,分时段预约、分时就诊,减少人群聚集和交叉感染;儿童预防接种门诊实行预约接种,分段预约。
目前,全市首批建设中的25家区域医疗中心可覆盖全市16个区。对于诊断明确的慢性病患者(高血压、糖尿病、肾脏病等),各医疗机构提供延长至三个月的长处方;肿瘤患者靶向药需求,长处方延长至两个月;肾功能衰竭、肿瘤以及其他需要维持定期治疗的患者,原则上提供不间断治疗。各市级医院同步开通互联网在线诊疗咨询服务,开展线上问诊。
另外,全市24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全面开诊,满足居民基本医疗健康服务需求;全市6000余个家庭医生团队主动关心签约居民,运用手机APP、微信、电话、短信等多种途径,关心了解签约居民健康状况与需求,第一时间解答健康咨询,对于诊断明确、病情稳定、需要长期服用治疗性用药的签约慢性病患者,可最多一次开具三个月用量的药物;创新服务模式,利用“上海健康云”等互联网载体,开展在线签约、健康自评、在线咨询等服务;对老年人、残疾人等行动不便人群,继续做好家庭病床、上门巡诊等服务;对于肿瘤晚期患者等,全市15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机构或居家安宁疗护服务。
通知公告
更多

- 【上海】关于对2024年质量公益活动作出贡献的部分会员单位予以表扬的决定
- 【上海】关于开展2025年上海市现场管理创新活动的通知
- 【上海】关于开展2025年上海市用户满意服务明星创新活动成果申报/推荐工作的通知
- 【上海】关于开展2025年上海市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提名工作暨2025年质量技术创新活动的通知
- 【上海】关于开展2025年上海市质量品牌故事大赛的通知
- 【上海】关于开展第三届(2025年度)“上海质量工匠”培养选树工作的通知
- 【上海】关于同意上海利扬创芯片测试有限公司等单位加入上海市质量协会单位会员的决定
- 【上海】关于同意王立斌等19位个人加入上海市质量协会个人会员的决定
- 【上海】上海首席质量官评价专业委员会关于发布2024年首席质量官评价结果的通知
- 【上海】关于公布2024年上海市用户满意等级评价结果的通知
会员活动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