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论坛:如何看待“犯错误”
谁都希望做个永远不犯错误的人,但这恐怕只是一厢情愿。只要干事业,错误有时确实难以避免。
为什么会犯错误呢?这里面的原因十分复杂。从主观来说,有认识能力和水平不够所致的问题,有工作经验不足的问题,也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的问题。从客观来说,有时事物和矛盾过于复杂,规律深藏表象之中,确实难以把握。有的是新生事物,第一次吃螃蟹,无经验和规律可循,只能在不断失败和犯错误中探索。
总体上看,犯错误本身其实也是实践的过程,是主观世界适应客观世界或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当主观认识相悖于客观规律,就会犯错误,受到惩罚,甚至付出惨痛代价。说到底,犯错误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恐怕天下没有人愿意犯错误,没有人愿意走向失败的结局。但是,我们就因为怕犯错误而把自己束之高阁吗?就因为怕犯错误,而少做事情,甚至不干事了吗?
这自然是十分错误的。有人说,当你把所有的错误都关在门外,真理也就被拒绝了。真理、成功和错误、失败有时就是一墙之隔。就像人要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如果怕犯错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我们就走不到今天,就没有改革开放朝气蓬勃的新局面。
既然是犯错误,自然要为此付出代价,这也是历史的规律。但在处理犯错者上,我们也要正确区分不同性质的错误,以及如何犯的错误。重要的“法宝”就是辩证法,就是实事求是。辩证和实事求是地去分析所犯错误的原因、动机、过程、结果。比如是为党和人民的利益,还是为自己和小团体的利益;是在改革开放中大胆探索,还是官僚主义的“拍脑袋”;是缘于客观事物的复杂不确定性,还是应该预见而未预见的失职渎职。在此基础上,该理解宽容的理解宽容,该鼓励支持的鼓励支持,该严肃处理的严肃处理。不能只看问题的表象,也不能不分青红皂白,打击了改革者、干事者的积极性和热情。
允许犯错误、宽容犯错者,不意味着提倡对错误采取轻率的态度,也不是说什么样的错误都鼓励,什么样的犯错者都不受追究。改革处在攻坚期和深水区,要啃硬骨头、涉险滩,难免会犯错误。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畏葸不前。我们既要一鼓作气、继续前进,又要善于总结经验、汲取教训,避免再犯错误,在呛水中学会游泳。
辩证看待犯错误,既不被犯错误捆住手脚,又减少失误,少犯或不犯错误,尤其避免犯“不可挽回的错误”。如此,我们才能走得更稳,行得更远。
《 人民日报 》( 2018年10月12日 04 版)
通知公告
更多

- 【上海】关于对2024年质量公益活动作出贡献的部分会员单位予以表扬的决定
- 【上海】关于开展2025年上海市现场管理创新活动的通知
- 【上海】关于开展2025年上海市用户满意服务明星创新活动成果申报/推荐工作的通知
- 【上海】关于开展2025年上海市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提名工作暨2025年质量技术创新活动的通知
- 【上海】关于开展2025年上海市质量品牌故事大赛的通知
- 【上海】关于开展第三届(2025年度)“上海质量工匠”培养选树工作的通知
- 【上海】关于同意上海利扬创芯片测试有限公司等单位加入上海市质量协会单位会员的决定
- 【上海】关于同意王立斌等19位个人加入上海市质量协会个人会员的决定
- 【上海】上海首席质量官评价专业委员会关于发布2024年首席质量官评价结果的通知
- 【上海】关于公布2024年上海市用户满意等级评价结果的通知
会员活动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