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化妆品四大问题不容忽视
李永东 罗 丽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进口化妆品受到国内消费者追捧。今年6月起,关税下调进一步促进了化妆品进口。1月至7月,我国进口化妆品4.1万吨、16.74亿美元,同比增长52.2%和36%。随着进口化妆品大量涌入国内市场,将带来多重风险。
进口化妆品质量安全风险不可忽视。2014年,全国各地检验检验机构共检出161批进口化妆品不合格,原因主要是菌落总数超标、防腐剂超标、标签不合格以及重金属铅和砷超标等,2015年上半年,全国共检出132批进口化妆品不合格,接近去年全年。涉及强生、欧莱雅、香奈儿和花王等国际知名品牌。
未经许可的生物制剂流入市场给消费者健康和生态安全带来风险。伴随着海淘的发展,部分化妆品通过邮寄,小批量携带方式入境,2015年5月以来,福建检验检疫局多次从来自韩国的包裹中截获化妆品类特殊物品肉毒杆菌素,共计9批次,16盒,均未办理特殊物品卫生检疫审批,属于禁止邮寄进境物品,邮件面单上申报为“保健品”“食品”等,涉嫌瞒报。肉毒杆菌产生的毒素可以用于美容,但也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毒的毒素。根据毒理学表明,1毫克的肉毒杆菌素最多可以毒死1万多人,或者2亿只小鼠。由于一些不良商家的误导性宣传,很多美容爱好者盲目崇信国外进口的美容产品,更有消费者在网上购买后自行使用这些特殊物品。这些网购邮寄货主企图通过瞒报谎报来逃避检疫,这也加剧了此类特殊物品入境的风险。
法规和标准体系不完善带来监管难题。目前,进口化妆品监管所依据的《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及其实施细则,颁布20多年未修订,实际执行存在难度,如对最终灌装或最后一道接触内容物的工序是在境外完成的,无标签尚不能销售的化妆品成品规定为进口化妆品,提出了进口卫生许可审批的要求,但是对该类产品入境后分、灌装生产加工、标签检验等工作的衔接无明确规定,存在风险隐患,也影响了检验检疫机构对进口化妆品原料、半成品的后续监管。在标准方面,进口化妆品种类繁多,成分复杂,而《化妆品卫生规范》关于化妆品品质方面的标准修订较为滞后,进口贸易合同里通常没有规定质量品质条款,产品质量标准不足的弊病日趋明显。
对国产品牌形成冲击。我国高端化妆品市场被国际名牌把控,各大百货商场已难见国产品牌专柜。国产化妆品虽然牢牢把握中低端市场,但缺乏国际名牌,其科技创新能力和品牌塑造能力尚偏弱。进口化妆品关税下调后,雅诗兰黛、倩碧、欧莱雅等多个一线国际品牌均宣布降价,对国产品牌产生一定冲击。另外,韩国化妆品借助韩国时尚产业高速发展的东风积极进军我国市场,前7个月进口货值3.7亿美元,同比增长2.5倍,韩国化妆品市场定位和价格与国产化妆品接近,其进口量的大幅增长将对国产品牌带来冲击。
为破解进口化妆品质量安全风险,必须完善法规和标准体系。根据《食品安全法》等新法的出台,尽快制定化妆品法,以进一步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明确职能部门分工,完善化妆品技术法规,加快标准制修订,构建新形势下我国进口化妆品检验监管法律体系和标准体系。加强对化妆品经营单位和人员进行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普及,适时开展从业人员相关培训,提高经营者的法律意识和专业水平。加强对进口化妆品质量安全意识和知识的宣传,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选择正规渠道。此外,国产化妆品品牌要加大科研创新和品牌塑造,寻求差异化竞争,在植物、中药等方面加强研发和推广,打好健康和安全牌,提升自身竞争力。
《中国国门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