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登录 | 注册 |
临港越来越亲切越来越像家
2020-10-02 来源:解放日报

  安德鲁·斯塔福斯至今的人生可以一分为二。一半在家乡度过,那是一个英国海边小镇;另一半,则是在中国。或是巧合,或是出于对家乡的眷恋,他在中国只选择海边的城市。1999年,斯塔福斯去了工业重镇大连,待了许多年,还娶了位大连女孩。2017年底,一个到上海临港工作的机会摆在了他面前。

  早些时候,中国中车收购了英国海工巨头SMD公司。以此为契机,上海中车艾森迪海洋装备有限公司在临港成立。新公司缺少一位在制造业领域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在中国工作多年的斯塔福斯无疑是最佳人选。虽然从未去过临港,但斯塔福斯听说过上海,“一个像纽约、东京那样的大城市,不是吗?”

  没怎么犹豫,他当即接下总经理的职务,带着妻子与两个可爱的女儿来到临港。下飞机后,斯塔福斯径直赶往位于产业区的新公司。回想起与临港初次相逢的感受,他用了“熟悉”和“陌生”这对反义词。

  “紧邻大海的城镇,有一种独特的味道。闭上眼睛,大口呼吸,就像回到家乡一样。”斯塔福斯说着,站起身来指了指办公室窗外,“不过,我的家乡可没有规模如此巨大的主干道。”临港产业区双向八车道的主干道在整个英国都不多见,这确实让他觉得陌生。

  工科出身的斯塔福斯并不太在意这些,他很快就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之中。不过,为了女儿们能接受优质的教育,他把家安在了金桥,自己则每天开车来回临港。斯塔福斯的时间再次一分为二,一半在临港,一半在市区。有时,他下班到家,家人们已经睡着了。周末,斯塔福斯常常带上妻子女儿,到滴水湖畔散步。他总说,湖畔的风景和家乡小镇很像。在内心深处,他还是希望能把家人接到临港来。

  事情正在向积极的方向起变化。去年8月,斯塔福斯在办公室接到一通电话,邀请他以“海外高层次人才”的身份参加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的新闻通气会。他从新片区管委会了解到了临港的发展目标:“建成具有较强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斯塔福斯意识到,无论对公司还是他个人,这都是一个巨大的好消息。“临港要成为specialarea了!”他回家后兴奋地同妻子报喜。

  中车艾森迪很快就从新片区成立后推出的系列政策中获益。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深海作业机器人制造商的兄弟公司,中车艾森迪意图推动深海装备技术引进和国产化工作,填补中国在深海工程装备领域的产业空白,加快海洋高端装备产业化、国际化进程。在临港新片区“7+5+4”高新产业规划中,艾森迪属于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可以申请多项扶持资金。

  “我最喜欢中国人的做事方式。同样的事情,英国团队要花一周解决,中国团队则只用两三天。”作为总经理,斯塔福斯希望与这支高效的团队长久合作,“现在新片区可以为我们部分员工解决户口,让他们带着家人在此定居。这有利于我们稳固人才队伍,助力公司未来的发展。”

  他自己也直接受益于临港新片区人才政策。上个月,通过新片区管委会的推荐,他申请了在华永久居留。工作人员告诉他,如果材料没问题,只要3个月就能拿到“绿卡”。越来越多像他这样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正在涌入临港——斯塔福斯说,有一次,他碰上一位英国老乡,俩人聊了好一会儿。这样的事情发生得多了,斯塔福斯越发觉得临港亲切。

  “临港越来越像一座完整的城市了。”斯塔福斯说不出诸如“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的句子,但他已经切切实实感觉到,临港不再只是过去那个工业区了。商业综合体、图书馆、剧院等接连投入建设。传统的散步项目现在变得更加丰富:逛逛新开的城市公园、去海昌海洋公园玩上半天、到滴水湖上开帆船……斯塔福斯还带着公司员工一起,到滴水湖畔组织团建——这在以前都是难以想象的事情。

  每天通勤三小时的日子可能也要成为过去式了。斯塔福斯和妻子希望临港早日引入高水平的国际学校,让女儿在临港接受优质教育。他告诉记者,如此一来,他会在临港买房,举家搬来。据了解,临港新片区管委会正与市教委、浦东新区教育局积极沟通,开展外籍人才子女就学需求调研;在主城区的国际创新协同区,将会落地几家国际学校。届时,斯塔福斯的人生可能不用再被“一分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