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登录 | 注册 |
上海社会组织期待更多“后浪”加入 专场招聘会连续五天在公益新天地举行
2020-06-04 来源:解放日报

  这两天,上海公益新天地园区专门搭建的直播间里很热闹,从6月1日开始,连续五天,每天都有一场社会组织专场招聘会在这里举行。40多家社会组织的负责人通过视频直播的形式,与高校毕业生“面对面”交流对接。

  所谓社会组织,主要是指在民政部门登记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社会服务机构)和基金会。

  据悉,本次招聘周提供的岗位名额超过300个,涵盖负责人助理、项目运营和管理、专业社会工作、新媒体传播和运营、行政性辅助等不同岗位。

  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

  社会组织助力大学生招聘并非第一次。今年4月,上海市民政局曾联合上海市教委开展了“社会组织助力大学生就业专场云招聘”活动,共有101家单位提供了736个就业岗位。

  “反响远超我们预期,社会组织对人才求贤若渴,发现社会需求,解决社会问题,填补社会空白,在社会组织就业有很多的机会,也可以收获更多的成长。”市民政局社会组织服务处处长赵宇说。

  上海沪联扶贫公益中心是此次招聘周的参与机构之一,中心行政负责人鲁成介绍,他们最近每天都会收到应届毕业生的简历,应聘者中除了上海本地大学生,还有来自陕西、贵州等地的学生,学历既有本科也有硕士,专业背景涵盖工商管理、社会工作、人口学等多种学科,目前已经开始初步的面试工作。

  “近几年来,对公益有好感,愿意投身这个行业的年轻人是越来越多的。”上海多阅公益文化发展中心创始人周洋说,作为一家专注于流动儿童等群体阅读推广的公益机构,通过参加此次招聘周,短短三天,他们已经收到了30多份简历,每天还有新的简历被送过来。

  虽然与企业相比,社会组织具有非营利性的特点,但事实上,社会组织也是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据统计,上海目前有1.7万多家社会组织,已经吸纳就业达40多万人,社会组织也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重要载体。

  为未来发展奠基

  近年来,随着媒体对各类公益项目的宣传推广力度越来越大,人们对社会组织的了解也在不断加深。但毋庸讳言的是,相较于企业,由于社会组织在待遇、岗位晋升等方面并无较多优势,因此并非大多数毕业生的就业首选。

  在采访中,有公益机构负责人向记者坦言,同企业相比,社会组织在资金、待遇等方面仍属于“弱势群体”,需要更多扶持政策,帮助其吸纳更多大学生就业。

  “也有很多大学生的父母对社会组织并不了解,觉得在公益机构工作没前途。”周洋说,原本他们今年要招聘一位纽约电影学院毕业的硕士生,他本人也非常愿意从事公益工作,但最终因为父母阻拦而不得不放弃。

  此次疫情,某种程度上也改变了人们的就业观念。“一方面,‘90后’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他们也开始重新思考什么工作是真正有价值和有意义的,对于社会组织来说,这是一个正向的消息。”周洋说。

  在市民政局副局长蒋蕊看来,大学生加入社会组织,作为职业的第一步,是非常好的选择。“社会组织天然的公益性、群众性和草根性,与大学生扎根基层,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是有相通之处的。”

  记者了解到,市民政局此前已明确表示,本市范围内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等社会组织,招用本市户籍、离校两年内首次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可按规定申请社会保险补贴。

  对此,市民政局也于近期发布通知,明确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优势,为大学生搭建各类就业信息平台,有能力和条件的,可牵头组织行业专场招聘会。市民政局同时表示,将通过各种渠道集中向社会发布社会组织就业岗位,并视情组织线上、线下社会组织专场招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