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登录 | 注册 |
1038天坚守,迎来成功时刻
2020-05-09 来源: 光明日报

  1038天坚守,迎来成功时刻

  ——记海南文昌发射场发射部副部长胡旭东

  2020年5月5日,我国最大推力新一代火箭长征五号B点火升空,将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精确送入预定轨道,中国空间站工程拉开帷幕。

  在海南文昌发射场指挥大厅的正中央,本次首飞任务的“01”指挥员、发射场发射部副部长胡旭东缓缓摘下眼镜,任由泪水涌流。

  胡旭东上次担任“01”指挥员是2017年7月2日的长征五号遥二任务,火箭起飞后因发动机工作异常造成发射失利。1038天的等待,1038天的坚守,胡旭东终于迎来了成功时刻。

  “成功并非一朝一夕”

  3年前,同一个指挥大厅,相同的设备,相似的场景,相似的动作,却是迥异的心情。2017年7月2日,同是坐在这个座位上,胡旭东眼睁睁看着长征五号遥二火箭飞行曲线异常,不断地摇头叹息。

  1038天后,在长征五号B精确完成船箭分离那一刻,看着大屏幕,他少了几分预想中成功后的狂欢。只有他自己清楚,这1038天的背后是什么。

  “不能因为一次失败,就放弃航天的梦想,成功并非一朝一夕。”长征五号遥二失利后,胡旭东没日没夜地开展任务复盘、查找各种隐患、分析失利原因……

  进入长征五号B任务准备期,设备恢复和任务准备并行,供气设备检测检修、加注管路吹除置换、发射平台维护改造……几乎每一项工作他都卯在现场,总感到“不放心,觉都睡不好”。相较3年前,40岁的胡旭东明显多了很多白发。

  在长征五号B任务的关键时刻,中国航天接连传来失利的消息。胡旭东坦言:“失利让我们警醒,带来的是更高的质量标准、更严的测试要求,我们复查所有系统测试记录后,更加坚定了必胜信心。”

  从未降低测试标准

  长征五号B是长征五号的拓展型,存在很大相似性,但也存在很大差别。“硬件、软件都有变化,用老的方法测试新的火箭,是要出问题的。”胡旭东说长征五号B测试最大的难点就是要提前梳理技术状态变化带来的测试操作调整。

  因为疫情,超过1/3的岗位人员不能投入到长征五号B任务中,其中还包括数名分系统指挥员。人手的紧缺让这位一向笑容满面的大管家锁紧了眉头。

  连续多次召开讨论会,胡旭东选拔出一批新的指挥员填补空缺。他还组织各系统分解流程,进一步细化各项测试时间,每项测试精确至10分钟。

  “航天发射有一条天规铁律:进度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安全。宁肯一天多加班几个小时,也决不能因为人数少,而影响质量。”虽然人员捉襟见肘,但是胡旭东从未降低测试标准。

  在一级发动机测试时,岗位操作手赵峰发现声音异常,胡旭东指出不能带隐患上天,坚决要求用未装箭设备重做实验,结果表明发动机某元件存在异常,最终做出了在发射场更换该元件的决定,排除了长征五号B发射任务的一次隐患。

  胡旭东说:“虽然全世界新型号火箭首飞任务成功概率仅为51%,但是只要火箭进入发射场,我们必须努力确保100%的成功!”

  追寻心中的航天梦

  大学毕业后,胡旭东追寻心中的航天梦,毅然来到条件艰苦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凭着丰富的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原理知识、出色的组织指挥能力和排故能力,很快成长为最年轻的“01”指挥员。曾参与发射任务40余次,担任过北斗二号、风云二号、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首飞任务“01”指挥员。

  事业蒸蒸日上,是留在西昌争取更好的发展,还是远赴海岛追求大火箭的梦想?胡旭东没有犹豫,登上了南下的列车。

  在海南文昌发射场,胡旭东跟踪设备安装,几十米高的脐带塔他一天要徒步上下好几次,燃料管道边每一寸土地上都留下了他的脚印。

  长征五号很快迎来了首飞,万众期待它一飞冲天,但迎来的却是发射日一波三折。火箭先后出现助推液氧排气管泄漏、一级发动机温度居高不下、连接器脱落异常、控制系统信号传输异常等故障。凭借丰富的火箭知识和熟练的应急操作,胡旭东成功带领团队排除故障,完成发射任务。

  (记者 章文 通讯员 李帆 杨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