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登录 | 注册 |
一项项成熟的工作机制迅速建立一个个温馨的细节涌动大街小巷 上海社区织密温情“防控...
2020-01-29 来源:解放日报

  疫情当前,群防群控重任在肩。这些天,在上海的基层社区、街角小巷、村口小路、田间地头,街镇、村居干部和工作人员吹响了防疫“集结号”。

  他们睁着“熊猫眼”,把数百上千张“告知书”挨家挨户张贴到位;他们顶着“隔夜面孔”,一遍遍劝告市民减少外出、注意防护;他们顶风冒雨,为居家隔离中的重点地区来沪人员送上生活必需品……他们,正在织密一张人情味浓郁的“防控网”。

  “在岗位上才感到踏实”

  疫情来得突然,在上海基层,干部和工作人员放弃了休息,用最快速度到岗就位,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

  “不瞒报、不谎报、不迟报,积极主动配合更利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松江区佘山镇爱卫办主任朱红春说。在佘山镇,基层干部迅速出动做好情况排摸,仅1月26日一天就走访排摸了22395户辖区居民。“居家隔离的,我们送上体温计,安排人员每天进行两次体温检测;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的,我们有专用车辆送到指定发热门诊。”

  青浦重固镇福定居民区人口多而混杂,防控任务很重。居民区党支部书记雷爱慧告诉记者,这个春节假期,大家都在集体加班:居务工作者王信成老婆孩子年前都回了安徽老家,他为了加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放弃了春节假期返乡的计划;社工严叶平老家在扬州,刚回去吃了个年夜饭就主动请令要回上海;居委委员张如奕忙得没空回家吃晚饭,她的丈夫带着保温壶来居委会给她送饭……“大家并肩战斗,这段时间如果待在家里,我心里就不踏实,只有在工作岗位上才感到踏实。”

  “听到女儿在电话里说‘好的,我马上回去准备’,我的心一下提到了嗓子眼。”家住杨浦区松花江路40弄的虞珍娣告诉记者。她的女儿任宏是上海市疾控中心肝炎科主任、上海第二批驰援武汉医疗队成员之一。“女儿在前线抗疫,我就在后方为社区防治工作做点力所能及的努力,这就是我能给她的最大支持。大家知道我女儿是医生,十分信任我,我也尽量给大家提供一些专业知识,防止恐慌蔓延。”虞珍娣是杨浦区长白新村街道松延居民区的党总支委员,这个春节假期,她义无反顾地加入了防控志愿者队伍。

  疫情防控多级网络、街镇领导小组下设宣传报道、值守备勤等多个职能组、建立“一户一档”式微信群……在上海基层,一项项成熟的工作机制迅速建立,成为阻击疫情的前沿阵地。

  “邻居们都在你们身边”

  隔离的是病毒而非人心,在这个冬雨绵绵的春节假期,一个个温馨的细节涌动在申城的大街小巷。

  “阿姐,你们现在身体怎么样?有咳嗽等呼吸道不适症状要和我说哦!”“没有不舒服,有情况我会和你说的,谢谢!”“不客气,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可以随时联系我!”这是青浦区香花桥街道玉兰花园居民区党支部书记郑军英和一名居家隔离者的微信聊天记录。居家隔离势必对这户人家生活造成不便,考虑到这方面因素,社区除了派专人每天两次去这户居民家里测量体温,还帮忙购买日常生活必需品。

  类似的故事,在上海郊区农村也在发生。崇明区建设镇建设村一户人家春节前去湖北探亲,疫情发生后于大年夜提前回到崇明。车辆刚熄火在院子里停好,村党支部书记朱铭就已经带着工作人员上门送体温计和口罩、量体温了。“他们本准备年后回沪,现在提前了,家里肯定没菜,我和他们说,要买什么菜,你们点,我们买!”截至目前,建设镇全镇共排摸出湖北来崇人员11名,涉及5个村,均采取居家隔离的方式进行医学观察,目前均无发热等不适症状。

  “亲爱的邻居:疫情无情,邻里有情,你们虽然隔离在家,但不用觉得孤独。我们邻居们都在你们身边支持你们,希望早日康复。我们家小朋友问候你家小朋友。加油加油!”大年初二上午,江苏路街道曹家堰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计凤林为一户居家隔离者送上了来自小区居民的手写信。信虽不长,却满含善意和鼓励。计凤林告诉记者,曹家堰居民区有10个自然小区,包括老洋房、售后公房、高档商品房小区,住户大多为常住居民,平日里邻里关系较为亲和。收到信后,被居家隔离者马上用微信回复计凤林:“有这些支持,消除误会,我觉得我的家人是安全的。”

  “旅客隔离观察会焦虑吗?阿拉可以打电话去聊聊”,“怕书记一个人值班太闷了,我也去值班”,“我想好了,要给被隔离的住户和游客介绍一些上海的特色景点,等到疫情结束他们下次来上海时,可以舒舒服服地走走看看”……上海阿姨、爷叔的一句句朴素话语,道出了上海人浓得化不开的温情。

  “小喇叭”传出“九不歌”

  应对疫情,上海基层干部和工作人员还各出奇招,用最管用的方式做好防控工作。

  在青浦重固、崇明港西、向化等地,乡村宣传员利用,“村口小喇叭”这种接地气的宣传动员渠道,把疫情信息、防疫知识等编成了小节目,向村民们广而告之。

  “一不轻视不随意,莫拿生命当儿戏;二不隐瞒不乱跑,配合登记要记牢;三不恐惧不慌张,科学防控保健康……”这是奉贤南桥的“九不歌”;“新病毒,来势猛。党号令,作斗争。伲民众,齐响应。抓防控,最要紧……”这是青浦区朱家角镇张马村老党员孙耀佐的防疫“三字经”。这些创新形式,让宣传内容更通俗易懂、入脑入心。

  外籍居民从武汉回沪接受隔离观察,居委干部怎样沟通最得体?长宁区虹桥街道荣华居民区作了示范。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盛弘告诉记者,沟通,是涉外居民区基层治理的重中之重。“以穿防护服量体温为例,我们在医护人员上门前,会与居民提前沟通打招呼,日本居民对专业人员全副武装上门的接受度还是比较大的,也肯定了医护人员工作的专业性,就不会有不愉快的情况发生。”

  针对辖区国际化程度较高的特点,荣华居民区还邀请古北议事厅的“洋议事员”居民为防疫防控的各类告知书进行多语种翻译。盛弘说,得知要为疫情防控的宣传资料进行翻译审核,外籍居民们非常认真,多次讨论用词是否恰当、表述是否模糊或夸张,确保每一位居民都得到最准确的信息。

  当前是阻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蔓延扩散的关键阶段,接下去基层干部和工作人员的任务会更重。“社区疫情防控不只是我们基层干部的事,也需要全体小区居民一起出力,大家互相配合才能把工作做好。”郑军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