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专属负压病房内,7岁的男孩七七(化名)安心玩着玩具小汽车,看到熟悉的“护士大姐姐”,他抬起头,咧开嘴笑了。
作为上海收治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儿童的定点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昨天(1月31日)发布信息:收治的3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儿童,均是因为密切接触已感染的家人后被传染,目前患儿病情稳定,处在恢复期。
“截至1月31日10时,儿科医院一共接诊46例可疑患儿,通过专家甄别后,收诊入院23例,确认3例,排除16例,其余还在排查和观察中。”儿科医院院长黄国英向媒体介绍,作为定点医院的儿科医院传染病楼早已开辟出一层专用隔离病房,与其他区域严格区分。
“这是新发的传染病,大家有点怕是正常的,但我们团队觉得对治疗有一定把握。”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感染传染科主任曾玫介绍,根据儿童的特点,能口服吃药就不静脉注射。“孩子入院时没有肺炎,处于疾病早期的轻症阶段,治疗以对症为主,但需要警惕未来一周病情加重的可能性。”
目前,患儿诊治效果明显。“3个孩子的病情都趋于稳定,不再有发烧情况,呼吸道症状也没有加重。这3个孩子还处于恢复期,虽然没有症状,但还需后续观察管理。”
数据显示,在所有确诊的患者中,儿童的比例很低,孩子的感染概率明显低于成年人。“我们目前的患儿病例,都是因为家庭暴露史的关系,孩子成为二代病例。结合‘非典’的经验,儿童作为二代病例的症状,要比成人轻一些,儿童的病例也少于成人。”
说到这3个确诊的患病儿童,戴着口罩的曾玫目光发亮,“他们有些还是学龄前儿童,父母不在身边,孩子一开始很紧张。这时候,我们要给予心理安慰,医生和护士大姐姐,就要像妈妈一样关心自己的孩子。”
孩子是家庭的中心,这些家长往往因为要居家隔离,不可能一直陪伴在孩子身边。有家长不放心,央求护士:“我戴着口罩了,能不能陪在孩子身边?”于是,感染传染科护士长夏爱梅的手机里,加了所有患儿家长的微信,“基本是24小时在线,给予解答和回复。在家里隔离的家长,会接二连三提出一些关爱孩子的要求。只要是合理的,我们护士尽量第一时间满足。”
通知公告
更多

- 【上海】关于对2024年质量公益活动作出贡献的部分会员单位予以表扬的决定
- 【上海】关于开展2025年上海市现场管理创新活动的通知
- 【上海】关于开展2025年上海市用户满意服务明星创新活动成果申报/推荐工作的通知
- 【上海】关于开展2025年上海市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提名工作暨2025年质量技术创新活动的通知
- 【上海】关于开展2025年上海市质量品牌故事大赛的通知
- 【上海】关于开展第三届(2025年度)“上海质量工匠”培养选树工作的通知
- 【上海】关于同意上海利扬创芯片测试有限公司等单位加入上海市质量协会单位会员的决定
- 【上海】关于同意王立斌等19位个人加入上海市质量协会个人会员的决定
- 【上海】上海首席质量官评价专业委员会关于发布2024年首席质量官评价结果的通知
- 【上海】关于公布2024年上海市用户满意等级评价结果的通知
会员活动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