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上海的药店担负着重点观察哨的角色。昨天,上海市药监局表示,从1月23日至今,上海4000余个零售药店监测点已通过药店发热患者登记直报系统累计向监管部门上报2万余条发热购药患者信息。
昨天9时30分,记者来到南京西路国大药房,提出购买解热镇痛类药物。经过药店门口的测温点测温,体温没有超过37.3℃,才被允许进入店内。
进入药店后,药师详细询问记者购药的缘由(有什么症状),要求记者出示身份证,还询问近期有无前往重点地区。确认没有异常后,药师才从专柜内取来相关药物。此后,静安区市场监管局南京西路市场监管所的工作人员进入药店进行检查,经查询台账,该药店通过发热患者的登记直报系统,已向上海市药监局上报24条发热购药患者的信息。
药师刘佳美说,一旦发现有疑似发热、感冒、咳嗽等症状的顾客购买“解热镇痛药”“感冒药”“镇咳化痰药”等相关药品,店员会要求顾客告知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等相关信息,由药店工作人员通过直报系统填写并上传。之后,店员还会建议顾客就近前往附近的长征医院就诊。
“一旦符合条件,将被纳入重点人群管理。前两天,一名30多岁的女性顾客来店里,说自己不舒服,要买退烧药。”刘佳美说,当时这位顾客测量体温时显示37.1℃,将其相关信息上报后,她就建议这位顾客去长征医院就诊,顾客很配合。
目前,各药店使用发热患者登记直报系统的情况,已纳入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的日常监管范围。
南京西路市场监管所支部书记吴凌云说,各家药店收集的信息上传到上海市药监局后,将经过梳理,再共享给卫健委、公安等部门。对可疑情况,各药店也可快速报告至相关街镇或疾控中心;对不配合登记的人员,及时报告公安部门。
记者了解到,借助药店发热患者登记直报系统掌握的信息,已有疑似病患被迅速隔离,进行观察。
如果顾客通过网络平台下单购药,相关信息如何掌握?对此,国大药房总经理助理王小军表示,针对网络平台下单解热镇痛类等相关药品的顾客,上海700多家国大药房已在线上采取“屏蔽”措施,无法下单的顾客只能前往实体药店购买相关药品。
通知公告
更多

- 【上海】关于对2024年质量公益活动作出贡献的部分会员单位予以表扬的决定
- 【上海】关于开展2025年上海市现场管理创新活动的通知
- 【上海】关于开展2025年上海市用户满意服务明星创新活动成果申报/推荐工作的通知
- 【上海】关于开展2025年上海市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提名工作暨2025年质量技术创新活动的通知
- 【上海】关于开展2025年上海市质量品牌故事大赛的通知
- 【上海】关于开展第三届(2025年度)“上海质量工匠”培养选树工作的通知
- 【上海】关于同意上海利扬创芯片测试有限公司等单位加入上海市质量协会单位会员的决定
- 【上海】关于同意王立斌等19位个人加入上海市质量协会个人会员的决定
- 【上海】上海首席质量官评价专业委员会关于发布2024年首席质量官评价结果的通知
- 【上海】关于公布2024年上海市用户满意等级评价结果的通知
会员活动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