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秸秆经纪人寒冬“上线”东北黑土地
2020-12-14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社长春12月14日电 题:秸秆经纪人寒冬“上线”东北黑土地
新华社记者段续
提起经纪人这一职业,人们往往会想到体育圈、娱乐圈。如今在东北黑土地上,秸秆也有了类似待遇,这得益于一批秸秆经纪人在寒冬“上线”。
冬至临近,对秸秆经纪人王国良来说,眼下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昔日的废弃物秸秆,经过打包、收储、运输,被送往饲料厂、燃料颗粒厂、生物质电厂,变成了如今的宝贵资源。
在吉林省松原市,农田里秸秆打包机轰鸣驶过。用不了多久,散落在地里的玉米秸秆便被压缩为直径1米多的“秸秆柱”,等待被货车运走。“秋收到现在,我们团队已经收了2000公顷耕地的秸秆,大约13000吨。”王国良说。
他给记者算了笔账:团队用“村屯打包”的方式,组织机械和人力下地免费帮村民收秸秆,每公顷成本400元左右,运送给生物质电厂每吨售价200元,每公顷地能赚50元。“单位面积收益不高,主要靠走量赚钱。”王国良说,他的团队一年能经手约4万吨秸秆,收入30多万元。
吉林省德惠市种粮大户李云的另一个身份也是秸秆经纪人。他购买了4台秸秆打包机,收拾完自己的地,又去附近村屯作业。“以前,秸秆只能烧掉。”农民李晨国说,“自打有了秸秆经纪人,这些事都不用操心。”
吉林省扶余市同扶生物质有限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将秸秆加工成燃料颗粒,供电厂及供热企业使用。“我们的需求量很大,没精力挨个村屯去收购。有了秸秆经纪人,原料供应更有保障。”公司负责人候晨光说。
近年来,吉林省越来越多的秸秆经纪人“上线”黑土地。他们信息灵通,一边沟通乡镇村屯,一边联系下游企业,使秸秆“收储运”环节进一步畅通。“打算未来继续扩大收储范围。”王国良说,“这个行业既能赚钱,又有助于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两全其美。”
通知公告
更多

- 【上海】关于对2024年质量公益活动作出贡献的部分会员单位予以表扬的决定
- 【上海】关于开展2025年上海市现场管理创新活动的通知
- 【上海】关于开展2025年上海市用户满意服务明星创新活动成果申报/推荐工作的通知
- 【上海】关于开展2025年上海市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提名工作暨2025年质量技术创新活动的通知
- 【上海】关于开展2025年上海市质量品牌故事大赛的通知
- 【上海】关于开展第三届(2025年度)“上海质量工匠”培养选树工作的通知
- 【上海】关于同意上海利扬创芯片测试有限公司等单位加入上海市质量协会单位会员的决定
- 【上海】关于同意王立斌等19位个人加入上海市质量协会个人会员的决定
- 【上海】上海首席质量官评价专业委员会关于发布2024年首席质量官评价结果的通知
- 【上海】关于公布2024年上海市用户满意等级评价结果的通知
会员活动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