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北京6月12日电 题:把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解决好
新华社评论员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宁夏考察时,强调要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优先稳就业保民生,为在特殊时期进一步做好民生工作指明了方向。
坚持人民至上,必须落实到实际工作和具体行动上。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至关重要的是把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件大事办好。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稳住就业才能稳定民生。要坚定不移落实就业优先战略,不断拓展就业空间,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扎实做好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牢牢守住就业基本盘。 要下足补短板、强弱项的功夫,对标“两不愁三保障”加大脱贫攻坚力度,确保如期实现脱贫目标;进一步做好困难群众的民生保障工作,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牢牢兜住基本民生底线。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人民生活在不断改善,但群众在教育、医疗、居住、社保等方面还有不少难题需要破解,加之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做好民生工作难度加大、担子更重。对各级干部来说,做好民生工作的关键,就是要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多做雪中送炭的实事,多办纾难解困的好事,真正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改善民生是一个久久为功的过程,需要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确保干一件成一件,取得扎实成效,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民造福是干部最重要的政绩。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实事,是检验政绩的试金石。金奖银奖不如百姓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认真解决好群众最困难最忧虑最急迫的实际问题,党员干部才能交出让百姓舒心、让群众满意的答卷,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相关报道:
通知公告
更多

- 【上海】关于对2024年质量公益活动作出贡献的部分会员单位予以表扬的决定
- 【上海】关于开展2025年上海市现场管理创新活动的通知
- 【上海】关于开展2025年上海市用户满意服务明星创新活动成果申报/推荐工作的通知
- 【上海】关于开展2025年上海市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提名工作暨2025年质量技术创新活动的通知
- 【上海】关于开展2025年上海市质量品牌故事大赛的通知
- 【上海】关于开展第三届(2025年度)“上海质量工匠”培养选树工作的通知
- 【上海】关于同意上海利扬创芯片测试有限公司等单位加入上海市质量协会单位会员的决定
- 【上海】关于同意王立斌等19位个人加入上海市质量协会个人会员的决定
- 【上海】上海首席质量官评价专业委员会关于发布2024年首席质量官评价结果的通知
- 【上海】关于公布2024年上海市用户满意等级评价结果的通知
会员活动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