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以及大街小巷的横幅标语都在不断提示居民注意个人防护。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做好安全防护、注意个人卫生成为防疫期间每个人的职责和义务。
疫情当前,每个人都有了防护意识,这是形势所迫。但疫情过后,是否又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却是一个未知数。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部分民众的文明素养却并未得到提升。随地吐痰、公共场所吸烟、咳嗽喷嚏不掩鼻、食用野生动物等陋习依然随处可见。恰恰是这些不文明习惯,加剧了一些疾病的发生和蔓延。防疫期间,如果依然我行我素,不改掉坏习惯,就有造成疫情蔓延的风险。
倡导良好的文明生活习惯,不仅在“疫”时,也要在平时,这是一件既利己又利人的事情。
“这次疫情给我提了个醒”
戴口罩、护目镜、一次性手套,准备酒精、免洗洗手液,每天出门,在北京某事业单位工作的小杨都要重复这个流程。他的外套口袋就是一个“百宝箱”。到了单位或者回到家里,全面消毒、洗漱。“活到现在,从来都没有这么认真对待过个人卫生。”小杨说。
防疫期间,每个人都更加注重个人卫生和消毒,尽全力阻止病毒感染自己。尤其是戴口罩,“这段时间感觉把我一辈子的口罩都戴了。”小杨开玩笑地说。
新冠病毒的传播方式主要是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佩戴口罩是有效阻止飞沫传播的重要方式。从各地公开的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来看,很多不太注意佩戴口罩的人纷纷“中招”。“这次疫情给我提了醒,以后出入人员密集场所像医院、商场等,都要佩戴口罩,这是对自己负责。”小杨说。
冬春季节,流感高发,许多医院发热门诊都会提供口罩,一些有防护意识的人也会自觉佩戴。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钮文异在接受采访时说,“每经过一次大的疫情,人们的防护意识都会加强很多。但随着时间推移,会慢慢衰减下来。”他表示,有的人十分紧张,特别小心,戴一会儿口罩就换一只。有的则没有意识,满不在乎,戴不戴无所谓,“这其实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既要懂得戴口罩,也要懂得如何戴口罩、如何摘口罩、如何丢弃口罩等。”
2月29日下午,浙江省温州市向全市人民发出“分餐用公筷”的倡议,提倡“餐具专用、合理分餐、使用公筷”,杜绝唾液、飞沫“口口相传”,从源头上阻断病毒细菌在餐桌上的传播。在此之前,上海、广州、西安等城市也都向公众发出过使用公筷的倡议。“公筷分餐”再次回到人们的视野中。
“公筷分餐”倡议由来已久,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烹饪协会就多次向全国餐饮业提出“分餐制”改革。2003年,非典疫情让这一倡议得到了进一步重视。许多城市的餐厅都主动提供公筷。但总体而言,效果并不明显。
近年来,打破“胃中无细菌”说法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逐渐升高。据统计,中国现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为59%左右。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但合餐制正是造成感染率居高的重要原因之一。这种细菌会导致诸多胃部疾病,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分餐公筷应该成为普通人日常养成的重要习惯。除此以外,随地吐痰、公共场所吸烟、随意咳嗽打喷嚏等许多不文明的生活习惯都在造成一些疾病的发生和蔓延。从长远看,让个人形成文明生活习惯不仅对此次疫情防控有帮助,更对人的健康长寿有助益。
“疫情防控阻击战是一场特殊的战斗,是生命保卫战也是健康保卫战,更让我们体会到个人生活方式与文明习惯的重要性。”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马一德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要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不但要歼灭病毒,更要革除生活陋习,提高公共卫生治理的公众参与度。
公民健康素养亟待提升
今年春节,家住云南昆明的小常感觉最困难的就是让长辈出门戴口罩。“有的长辈很听劝,出门就戴上,有的则无所谓,就是不戴,得想尽办法让他戴上。”小常无奈地说。
和小常有同感的人不在少数,因为生活习惯,很多人不喜欢戴口罩,总觉得呼吸不畅。互联网上曝出因为戴口罩而起冲突的事件,最后只能是警察介入。因为一只口罩导致拘留数日,代价确实有点大。
而在日常生活中,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公共场所吸烟等不文明行为屡禁不止,仍然威胁着公众健康。
“说到底这是每个人健康素养和文明程度的问题。”钮文异表示,在没有经过教育和严厉处罚措施的情况下,人是有惰性的,难以自律,“吐一口就吐一口,反正也没人看见,没人管,这就是很多有不良习惯者的心态。”
马一德认为,国民文明素质和健康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逐步形成的。中国用几十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进程,但经济高速增长不必然带来社会的文明进步。更何况,文明素质和健康习惯的养成本来就是慢工细活的系统工程,必须按规律办事、讲究方式方法。
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
决定明确了几项重要内容:凡《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和其他有关法律禁止猎捕、交易、运输、食用野生动物的,必须严格禁止;全面禁止食用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以及其他陆生野生动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饲养的陆生野生动物;全面禁止以食用为目的猎捕、交易、运输在野外环境自然生长繁殖的陆生野生动物。
这个决定回应了社会的关切。导致这次疫情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证明来自蝙蝠,可能存在穿山甲、水貂等中间宿主。人类食用野生动物陋习其实已经引发多次疾病的发生和流行,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们都深切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要用行动敬畏自然、关爱生命,伤害大自然最终将伤及人类。”马一德表示,人和动物都是大自然生物链的一环,野生动物是人类的伙伴。如果猎捕野生动物、破坏生物多样性、打破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必然导致巨大灾难。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刘珏表示,除了法律禁止之外,还要积极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安全的宣传教育引导,让全社会自觉增强生态保护和公共卫生安全意识,移风易俗,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养成文明生活习惯应抓早抓小
去过新加坡的人都会对当地的干净整洁赞不绝口,但新加坡建国时曾经十分脏乱差。
为改变这种状况,新加坡发起了反对随地吐痰、嚼口香糖、喂养鸽子的运动,还禁止乱扔垃圾、在公共场所吸烟等,并制定了严格的法律以及罚款标准。比如,随地吐痰者第一口将被罚以1000新元(约合人民币5000元),第二口罚2000新元。
新加坡“罚款之城”的名号由此而来。但也正是近似严苛的法律,才换来了新加坡城市整洁、公民素养提高的结果。
近年来,北京、深圳、天津、河北、杭州、武汉、西宁、银川等约40省市出台、修订或审议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让文明行为者得到更多鼓励激励,加大对不文明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其违规成本。
“任何自觉行为的养成,都必须从遵守法规制度开始的。”马一德建议,职能部门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保持执法尺度、力度的一致性,管在平时、严在一贯;针对不文明行为要敢于曝光、严厉整治,以达到刺痛少数、教育多数的震慑效应,破除法不责众的社会心态,树立对法治的尊崇;对垃圾分类、公共场所控烟、门前三包等,要综合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严格监督,确保文明监管常抓不懈、落到实处,让文明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全社会也要强化文明健康知识普及教育工作,尤其是要抓早抓小,即从孩子抓起,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共同承担责任。
钮文异特别强调家长的作用,“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习惯的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表示,如果孩子在家长身边耳濡目染,有样学样,家长们许多不良习惯会被孩子学去,从而导致孩子也形成不良习惯。“所以抓早抓小,家长要力行,要做榜样。”钮文异说。
此外,还要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及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有效整合网上与网下的力量,打造涵育文明新风的媒体矩阵,不断传播能够影响人、引领人、塑造人的文明好习惯,营造实现全民健康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对于个人来说,要养成和坚持良好的文明生活习惯。“这有助于预防疾病的发生。不好的生活习惯可能会损害我们的身体健康。”刘珏说。
刘珏也给出了具体建议:饭前便后洗手、打喷嚏用纸巾捂住口鼻、不随地吐痰,不吃野生动物、水果等食物要清洗干净后再吃、肉要煮熟后再吃,尽量避免生吃等等。
当前,疫情防控处于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在疫情面前,没有与世隔绝的“孤岛”,没有谁是“局外人”和“旁观者”,作为社会一分子,我们都应学习科学知识,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自觉远离愚昧无知,远离种种陋习,树立“我的健康我做主”理念,牢记“自己是健康第一责任人”。(记者 张一琪)
通知公告
更多
- 【上海】关于发布2024年卓越管理创新成果评价结果的通知
- 【上海】关于首批“上海质量工匠创新工作室”启动建设的公告
- 【上海】关于发布2024年用户满意服务明星创新活动成果的通知
- 【上海】关于发布2024年上海市现场管理创新活动成果的通知
- 【上海】关于发布2024年上海市“质量信得过班组”建设活动经验的通知
- 【上海】2024年卓越管理创新成果评价结果公示
- 【上海】关于发布2024年上海市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成果的通知
- 【上海】关于上海市质量协会提名2024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推进工作的通知
- 【上海】关于发布2024年《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生产现场管理实施指南》团体标准实施试点评价决定的通知
- 【上海】关于发布2024年上海市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获奖名单的决定
会员活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