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登录 | 注册 |
“离病毒最近的人”不眠不休接力 只为换来市民尽早尽快如常生活
2022-03-16 来源:解放日报

  “这段时间以来,全市防疫人员顾不上家庭,不分白天黑夜,持续战斗在疫情防控前线,包括我身边的一些同事,一直没有休息。”3月15日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政府副秘书长、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顾洪辉动情地说道。

  “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要好好保重!”上海本轮本土疫情以来,无数市民在社交媒体上这样留言,“因为他们没日没夜奔跑,才有我们尽早尽快(恢复)的如常生活。”

  3月13日15时,上海中医药大学校园启动封闭管理,在校师生需要开展核酸检测。5分钟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检验科接到任务,迅速备齐核酸检测所需相关物资,安排后续检测人员排班。护理部开始向各病区征集核酸采样人员,并准备相关防护物资。

  15时40分,一支10人核酸采样团队集结完毕,使命必达、分秒必争。直至22时30分完成全部采样任务后,接力棒交到了早已严阵以待的“检验人”手中。14日2时45分,核酸检测结果终于出来了,全部阴性。大家紧绷的神经总算可以放松一下,接着将结果输入“健康云”系统。

  4时,所有工作完毕。又是一场无声的接力,这群“离病毒最近的人”不眠不休,每日与病毒赛跑,为尽快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争取宝贵时间。

  为应对骤增的检测任务,除了日夜奋战的护理采样人员之外,上海市东方医院党委号召成立两支特别的志愿者队伍——核酸外采医务人员储备群和核酸外采志愿者群。

  近日,志愿者来到一所学校为学生采样。学生们并不知道,今天的“护士姐姐”中有一些其实是资深的“医生奶奶”,比如东方医院急诊内科主任唐伦先、乳腺肿瘤内科主任董春燕。

  采样任务接近尾声,董春燕起身离开,不是回家,而是要赶回医院:“病房里还有40多个病人等着我呢。”不止唐伦先和董春燕,东方医院还有多位日常门诊经常“一号难求”的专家,主动放弃休息支援抗疫。

  3月10日,被封控在松江区江中公寓的松江中心医院职工陆续接到一个电话——同住在江中公寓内的刘涛医生,号召大家成立临时医疗队,为居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医疗保障服务。接到电话,所有人一呼百应,当晚封控区域内18名中心医院医护加入临时医疗队。

  次日动员会刚一结束,临时医疗队就接到封控区域内居民的求助电话。73岁的陶奶奶,15天前进行右侧全部膝关节置换术,需要拆线换药。赖跃兴医生、刘凤娟护士主动请缨,上门为陶奶奶换药。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医疗队成员克服了现场种种困难和不利因素,前后忙活了近一小时,终于顺利完成拆线换药操作。陶奶奶连声道着谢。

  截至江中公寓解封当天,这支松江中心医院临时医疗队,已开展医疗保障服务2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