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登录 | 注册 |
小区封闭,各路居民“高手”挺身而出
2022-03-23 来源:解放日报

  “封闭是为了早日出去,相信不远了。”到目前为止,丁华一家四口已经居家生活100多个小时。3月18日,他们家所在的金山区石化街道紫薇苑小区被划为封控区,一场大考来临。从手忙脚乱到忙而有序,从千头万绪到科学有效管控……封闭管理五天来,这个处于“风暴眼”的小区内,街道机关干部、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和居民携手,定格了一幅幅众志成城抗疫情的生动画面。

  “我们队伍稳了,居民心里也会稳”

  整个社区2800多名居民,买菜、看病、配药怎么办?只有7名居委工作人员,人手怎么分配……3月18日上午10时,虽然之前居民区内的健康观察、核酸检测工作没有断过,但第一次面对整个小区封闭管理,挑战前所未有。

  紧要关头,石化街道建立“前线指挥部+基层党支部”工作机制,成立小区封控管理临时党支部,选派机关党支部书记、优秀机关党员进驻小区。强力的外援,让小区吃了颗“定心丸”。

  封控后的几件大事,主要围绕居民核酸检测、居家管控、生活物资保障等展开。一开始,大家都有些手忙脚乱,遇事一哄而上,反而效率不高。很快,通过预先编制社区管控“一居一档”应急预案和“三表两图”(即住户信息表、重点人群表、志愿者分组表以及封闭小区单元楼处置工作流程图、疫情防控作战图),一条条工作思路逐渐理顺。

  上午10时30分,小区大门关闭,在外场设立防护栏进行小区封闭式管理,居民“只进不出”,工作人员对来往人员进行疏导。中午11时,工作人员开始“过筛子”一般开展全面排摸,核实家庭基本信息,召回人员,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下午1时,业委会主任卢忠带领大家提前搭建临时帐篷,由楼栋楼组长或志愿者按网格化划片式管理,错时通知、错峰带队,居民有序接受核酸检测,并对31位高龄老人和行动不便的居民,提供上门核酸采样服务。

  下午3时,从医疗需求到物资需求,一张居民需求清单出炉,不仅“包揽”了居民们的日常所需,也妥帖关照着一些特殊需求。降压药、糖尿病药……一个个药品名称将表格填得满满当当,工作人员按轻重缓急逐一安排解决。

  晚上10时,所有需召回人员通知完毕,社区工作者再次对名单进行核对。

  这一夜,所有工作人员通宵达旦,名册再核对、数据再统计、人员再安排……整个团队也仿佛是齿轮加了润滑油,运转起来逐渐流畅。“我们这个队伍稳了,居民看在眼里,心里也会稳。”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李曙娟说。

  群策群力,社区的改变大家看在眼里

  发送2397条短信,拨打上百通电话,紫薇苑小区顺利“召回”在外的近800位居民进行封控管理。当时,李曙娟还不知道,这些人中有一批“高手”,他们将会帮助完善小区封闭管理。

  “将小区分为四个区域,每个区域设置一个专门的负责人,这一块区域发生的事情或问题可以集中处理。”3月18日晚,小区疫情防控志愿者群里的这段话让李曙娟知道,这人“不简单”。这名在群内帮助协调的居民叫焦嘉林,是上海黄浦区的一名“95后”交警,参与了市区多个小区封闭管理,拥有丰富的“作战”经验。

  当天夜里,焦警官主动来到居委会,分享小区封闭管理经验。在他的指导下,社区优化了力量调配,对应疫情防控和居民们的需求,将原来一个志愿者群细分为核酸检测、物资配送、医疗应急等八组,既做到按楼栋包片管理,又结合核酸检测、物资配送等事项进行分工。

  第二天,在核酸检测现场,不少细心的居民发现,排队时间明显短了,下楼五分钟即可完成检测。原来,焦嘉林结合自己的职业专长,协助社区通过“一屏调度”实时监控点位排队人群数量,“分块下楼”合理调度志愿者提前通知块区居民下楼、查看预约码,“叫号检测”按楼栋检测,有序分流引导群众,大大缩减了居民检测时间。

  这一次,整个核酸检测比第一次提前了2个半小时完成。对此,工作人员由衷佩服,称他为“焦指挥”。焦嘉林说:“我在市区工作,又在石化街道长大,这次自己家的小区遇到封闭管理,于情于理我都想多出点力,帮助大家一起平安度过这14天。”第三天,从焦嘉林口中得知物资保障组人手不足,他的父亲焦国欢也自告奋勇帮忙配送。

  同样,在国家统计局工作的小区居民蒋俊,刚支援完金山卫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就接到“召回”通知。回到社区后,他又闲不住,报名当起了“大白”。由于有当“大白”的经验,蒋俊的第一份活就是指导其他志愿者规范穿戴防护服,他又利用自己专长,为社区制作了志愿者报名小程序,优化人员排摸表,切实提升了工作效率。

  3月21日,一条记录小区疫情防控的暖心故事视频,在小区各类微信群内流传,居民们在频频点赞的同时,悬着的心也渐渐放下。原来,这是由社区居民周志伟每天在社区内实时拍摄记录,两位“90后”居民沈越、王雨薇汇编制作的小视频。小区刚开始封控时,居民普遍处于“懵”的状态,他们几人一拍即合,开始制作、推送封控管理期间的点滴故事以及各类买菜、便民等信息,安抚居民的情绪。

  就这样,社区居民群策群力,一个个焦虑被化解,人们的情绪也像被熨斗熨过一样开始平复。“特殊时期,大家越来越能互相理解,核酸检测的效率高了,大家都看在眼里。”小区居民陶雪辉说。

  志愿者传承,三轮车有了“接班人”

  小区里有一辆特殊的三轮车。2013年,紫薇花志愿者公益服务队成立,13名志愿者骑着这辆三轮车,每周在小区收集废旧物品,售卖后的资金用于帮助小区困难群体。小区封控后,这辆三轮车有了新的“使命”——配送居民生活物资。

  分拣物资,按楼号贴标签,打包装车……3月20日早上7时,小区2号门一派繁忙景象,一条专业的“流水线”紧张运行,物资保障组的志愿者们正将快递、农副产品进行分拣装车。“80后”志愿者赵子康“踩”着这辆三轮车,根据各住户订单将物资无接触逐户送达。细心的是,志愿者还从附近的蒙山市场征集了不少泡沫盒,对鸡蛋等易碎食品进行再包装。像这样的流程,赵子康每天要跑上近百回,虽然外面天气阴冷,但他早已汗流浃背。

  物资保障组的其他37名志愿者,则针对小区“爱心点名”老人,设立绿色配送通道进行优先配送,保障居民日常生活。几天下来,志愿者们根据配送经验,还制定出了一份物资派送路径图。

  “辛苦是辛苦,但居民也很理解支持。”小区封控后,秦东星夫妻俩成了志愿服务夫妻档。刚为居民送完蔬菜,来不及休息,秦东星又“飞驰”到下一个楼栋,“一辆三轮车的运量远远不够,我们又征集了两辆物业的三轮车,居民知道后,又送来了十辆电瓶车”。3月20日,大雨滂沱,应急组接到了一份特殊“工单”——为32位学生送试卷。党员志愿者马红亚把每份试卷装进塑料袋,冒着大雨,全部送达。

  这辆三轮车的原“司机”——紫薇花志愿者公益服务队队员陈剑平,因为已经79岁,居委会婉拒了他想参与小区封控管理志愿活动的请求,但最终还是拗不过老人,让其担任楼道管控组志愿者。虽然告别了三轮车,但看到它有了“接班人”,陈剑平非常欣慰,“我们老了,踩不动了,幸好还有年轻志愿者‘传承’”。

  李曙娟坦言,刚接到小区封闭管理的通知时,一股深深的无助感向她袭来。但后来,看到小区群里被报名志愿者的接龙刷屏,200多名志愿者在1小时后集结,她立刻振奋起来,“我们不是在单独战斗”。

  “小区居民生病,若不及时就医病情会恶化,建国医院的医生做好防护措施上门医治;居委会工作人员嗓子喊哑了,硬是不休息;呈祥果业通过区融媒体中心捐赠500多份物资,上海福申护理院捐赠牛奶、纯净水等物资……”凌晨时分,李曙娟还是毫无睡意,细数着这几天发生的暖心故事,“相信很快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