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登录 | 注册 |
深夜,父母已熟睡,小周接采样任务悄然出门 父亲做核酸巧遇“大白女儿”
2022-03-15 来源:解放日报

  上海本轮疫情反复以来,全市疾控流调人员、核酸采样人员等与病毒拼命赛跑。截至发稿前,全市已累计排查管控密接者1.1万人,次密接者3.2万人。齐心抗疫形成的强大合力,正为城市筑起一道应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公共卫生防线。

  核酸筛查中意外父女相会

  这是一次突如其来的非常应对。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愈加复杂、形势愈加严峻,流调转运、医疗保障、封控采样任务量不断增大,医务人员全线动员,连轴转、白加黑已是常态,睡眠休息是最大的奢侈品,但这都不是大家知难而退的理由。

  凌晨时分,在宝山区一家隔离酒店的走廊里,一位“大白”半坐在躺椅上,时而站起来跺一下脚,驱赶寒意和困意,时而透过窗户看看里面的隔离对象。原来,一位隔离对象患有严重抑郁症,她的表现引起了管理隔离点的大场镇第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管护师陈娟的注意。“小姑娘,阿姨就在门口,你有事就喊我一下,或者想要聊天说说话,也可以跟阿姨说。”陈娟就着躺椅,在小姑娘门外守了整整一夜。

  同样的深夜,宝山区精神卫生中心周雯倩突然接到医院的紧急召集令。隔壁房间里,父母已经熟睡,她不忍心叫醒他们,就悄悄出了门,和队友们匆匆赶赴现场。

  面对封控区域内大量的核酸采样任务,速度是跑赢病毒的关键。操作娴熟的周雯倩和队友们默契配合,争分夺秒。正当她专注采样任务时,突然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倩倩?是倩倩吗?”她抬头一看,竟是自己的父亲。原来,周雯倩的父亲接到了单位的紧急通知,让他回来做核酸筛查,而他在众多“大白”中突然看到了女儿,对,是女儿没错!没想到,家里“失踪”的女儿竟然在这里遇上了。

  逐栋“扫楼”确保不漏一人

  杨浦区控江医院,有一支应急核酸检测队伍,一旦接到任务,无论何时何地,两小时内赶赴现场,深入封控小区、校园等开展“扫楼”工作,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在杨浦,许多老小区没有电梯,一爬就是六七层。应急核酸检测队员们身着厚重防护服,手拿扫码枪、医疗废弃物垃圾袋、采样管、消毒液、手套等,在楼栋间来回穿梭。控江医院核酸采样组负责人陈华说,经常有队员爬到一半,憋闷得喘不过气来,扶着墙壁休息一会儿,很多人头晕恶心过,但只要小区任务还没完成,不管时间长短,都会坚持到底。

  陈华说,“扫楼”看似是个“笨办法”,却是最有效、最保险的排查模式,确保数据清零、全员检测,实现核酸检测排查到位。或是清晨,或是深夜,应急核酸采样小分队奔波在路上,只为做到应检尽检、不漏一人。

  用视频记录队友冲锋陷阵

  在黄浦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科工作人员刘云峰也穿上防护服,走上前线。他用胸前佩戴的小型拍摄设备,记录下疾控人冲锋陷阵的场景。

  平时从事科普工作的刘云峰,深深体会到了一线同事的不易。“每天,位于中心三楼的指挥部都是彻夜灯火通明。”他介绍,中心领导以及各工作组负责人集中在此办公,一旦发生疫情,封控组、流调组、采样组、消毒组、检验组、数据组……各组负责人都能够第一时间了解信息,各司其职、打好配合。

  第一时间赶到疫情现场之后,封控组会协调派出所民警、居委干部划出工作区域,实地查看居民楼栋、周边商铺、进出通道等情况,还会就封闭管理区域生活垃圾处理等细节和居委干部进行沟通,确保阻断病毒的传播。

  与此同时,采样组与负责核酸检测的医护人员进行沟通,将采样标签、记录、存放等要求详细告知,并且对确诊病例或者密接人员所处环境进行采样。采样完成后,一旁待命的消毒组迅速开展工作。

  “体验消毒组工作时,我对防护服闷热、护目镜起雾等情况做好了准备,但是没想到,我们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呼吸。”消毒过程中,现场雾气腾腾,即使颗粒非常微小的消毒剂,散发出的消毒水味也会穿过防护面罩进入呼吸道,让人非常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