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援沪35天,核酸样本累计检测量突破200万管。在上海之江和上海兰卫两个实验室,207名来自湖北援沪核酸检测医疗队的成员们,用一个多月夜以继日的坚守和不断提升的效率,将最初的日均5万—6万管的检测量提升至现在日均8万—9万管。
4月3日19时,来自湖北十堰、恩施、荆州、黄石、襄阳、咸宁6个市州不同医院的207名医护人员逆行抵达上海,当晚就开始了紧张的线上会议对接和工作分配。
207名队员来自6个市州、大小上百家单位,对于湖北援沪核酸检测医疗队总领队、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检验科鲁艳军来说,怎样让团队里经验丰富的队员带着大家安全、迅速地投入检测工作,成为当务之急。
抵沪当晚,鲁艳军和几名副领队、组长等就开起了线上会议,一起统筹接下去要做的事情。经过数小时讨论,核酸检测质量管理、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人员排班等各项工作一一落实到人,保证质量、确保安全成为检测过程中的两大关键点。
为了完成更多的检测,湖北援沪医疗队每天24小时分4个班次轮班,做到人休息但设备不停。其中,午夜12时至次日6时的凌晨班次因为完全昼夜颠倒,且必须在早上7时前完成前一日所有核酸样本的检测,被公认是一天中最辛苦的一班。
为了减轻凌晨班次队员的压力,其他班次队员会尽量多完成一些样本检测。也会利用空余时间将未检测样本提前做好标记,摆放好,将提取板耗材拆包摆放整齐,为凌晨班次的队员们做好准备工作。“大家都互相照顾和体谅。”鲁艳军说。
湖北援沪医疗队里年轻人众多,很多是“90后”“00后”。离家日久,他们中难免有人会想念家人、惦记家乡的食物。医疗队的领队和组长们十分注意关心他们的生活,给他们鼓劲。每次队里有人过生日,医疗队都会在群里送上祝福。休息时段中,队里也会组织线上跳操,鼓励大家积极锻炼身体。远离家乡,湖北援沪医疗队这个充满温暖的“临时大家庭”,让队员们找到了归属感。
通知公告
更多

- 【上海】关于2025年上海市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个人)提名工作的通知
- 【上海】关于对2024年质量公益活动作出贡献的部分会员单位予以表扬的决定
- 【上海】关于开展2025年上海市现场管理创新活动的通知
- 【上海】关于开展2025年上海市用户满意服务明星创新活动成果申报/推荐工作的通知
- 【上海】关于开展2025年上海市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提名工作暨2025年质量技术创新活动的通知
- 【上海】关于开展2025年上海市质量品牌故事大赛的通知
- 【上海】关于开展第三届(2025年度)“上海质量工匠”培养选树工作的通知
- 【上海】关于同意上海利扬创芯片测试有限公司等单位加入上海市质量协会单位会员的决定
- 【上海】关于同意王立斌等19位个人加入上海市质量协会个人会员的决定
- 【上海】上海首席质量官评价专业委员会关于发布2024年首席质量官评价结果的通知
会员活动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