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登录 | 注册 |
您的位置: 首页 >> 上海质量杂志

从中国产品转变到中国品牌(2015年第2期)

作者: 发布日期:2015-03-17
缩小 放大
分享到:

沈建芳 /

 

中国制造业现状

先从中国制造谈起。2010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的第一大国。目前全世界有500多种主要工业品种,中国有220种产品产量位居全球第一,这是不争的事实。我一直从事家电行业,对家电的数据也比较敏感。中国家电行业里面的海尔、美的、格力2013年营业收入超过松下、博士、西门子。中国制造总量超过1000亿元的企业,在轻工行业有4家,家电行业有3家。

中国经济与中国家电发展的关系密切。前些年中国GDP增速非常快,但是这几年似乎慢下来了,中国家电行业从2005年到2010年、到2013年的巨额的销售收入及高速增长,一大功劳要归结2009年中国4万亿元投资及内需刺激政策,把中国家电消费拉上去了,使得中国家电制造业排在世界前列。像TCL海外销售高一点,长虹相对来说国内多一点,出口的少一点,海信也是国内多一点,出口少一点,海尔是6436,美的是59.940.1。这个数字说明什么问题呢?中国的产品销售如果把中国自己的品牌放上去,销售收入上就出现一个问题,比如刚才讲的海尔、格力、美的销售收入,很难超过伊莱克斯。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了,但是中国的品牌要成为世界的品牌还有一个过程。对于目前中国的家电与国际著名品牌相比,仍不具有优势。如果到全世界看,家电真正打中国品牌的不多。尽管都是中国制造,但中国制造不一定等于中国品牌,中国品牌的崛起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中国品牌国际化的现状

由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2013年世界品牌500强,入选国家有27个。从品牌数量的国家分布看,美国占了232个,法国47个,日本41个,英国、德国、瑞士、意大利是品牌大国的第二大阵营,分别有39个、23个、21个、18个,中国有25个品牌入选,相对13亿人口来说显然是不够的。

从品牌年龄来看,品牌500强的平均年龄达到98.71岁,其中100岁以上的达217个。中国入选的25个品牌有两个超过100岁,即青岛啤酒110岁,中国银行101岁,其他品牌都很年轻。由于互联网的发展,最年轻的品牌又是在美国,像Facebook,但如果在2014年比较,中国的QQ、百度又会占据重要的地位,成为世界品牌。

中国高品质产品的不断输出,需要依托比西方更先进的制造技术和管理方法,由此才能促进制造水平的提高,带来产品成本的降低,产品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中国品牌有国际化的机遇,看我们怎么发展。因为中国生产的量特别大,中国的制造是日本的10倍,但因为中国的人口是日本的10倍,在目前阶段中国制造肯定强,因为中国具有全世界最大的市场和全世界最大的生产能力。

 

海立品牌国际化实践

我们海立是做压缩机的,从原来单一的空调机发展到房车空调、冷冻、冷藏、新能源冷却等等。我们的产品在不断取得销售佳绩以后,开始走国际化的路径。比如说在上海、南昌、印度、绵阳布局制造工厂,在上海、印度、广州、欧洲、日本有技术中心,还要在美国设技术中心。压缩机是大批量生产的东西,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发达国家已经意识到经济全球化以后,需要掌握相应的制造技术。因此,一些技术含量高的制造又回归到这些发达国家。

一个品牌的发展,一定要有执着的追求。海立这几年围绕压缩机,一直坚持做空调压缩机。全员面向客户,将客户需求传递到企业的每个层面。对顾客承诺的标准变成卓越的规格,变成生产的标准。

海立品牌的国际化,有机器人、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海立成立20年的时候,我们把日本的一些老的技术人员请过来,看了南昌自动化工厂以后,这些老技术人员说你们做了我们当时想做不可能做到的事情。自动化的水平、制造业的水平以及信息化流程的水平超过了他们的想象。

制造业品牌推动的关键是要有自主技术创新。从互联网产业到互联网产品,品牌的传播速度加快,推动全球消费业的转变。今天的产品生命周期和品牌的生命周期,在即将结束时会在短时间内完成。假如一个品牌说要结束了,衰落期是非常快速的,在互联网时代前一个品牌说停产了,等到消费者慢慢知道这个品牌没了需要一段时间,而现在会像跳悬崖一样。互联网时代,成功很快,失败也很快,品牌的质量显得格外重要。中国的品牌要持续发展,需要中国的企业家不断地努力和执着的企业家精神,由此完全可能让中国的品牌跨出国界成为世界品牌。

 

中国品牌国际化建议

今天美国企业在中国为什么成功,大量的靠华人在做事情。如果中国的企业要把品牌推向国外,语言能力要提升;如果接下来中国制造要走向世界,首先要求中国的企业家你的文化、你的观点,以及你全球化的语言能力一定要解决。其次,品牌的宣传推广需要漫长的努力,但一定要坚持。第三,要招募国际化的营销和市场人才,要靠外国人做外国的市场,这一点一定要努力持续地做下去。

 

(作者系上海海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本文根据作者在第九届上海国际质量研讨会上演讲速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