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一二三(2015年第5期)
叔 平 / 文
“互联网+”,现在是无人不知、无人不谈的热词。
2015年3月5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国家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国家已设立400亿元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要整合筹措更多资金,为产业创新加油助力。
那么,什么是“互联网+”?“互联网+”,加什么?未来,“互联网+”将走向哪里?根据观察,笔者在这里谈一些认知。
一、什么是“互联网+”
“互联网+”一词,较早可以追溯到2013年11月“三马”(马明哲、马化腾和马云)的一次发言。当时马化腾提出:互联网加一个传统行业,意味着什么呢?其实是代表了一种能力,或者是一种外在资源和环境,对这个行业的一种提升。
也有的说,有点类似美国的工业互联网理念。“互联网+”是希望用国内相对优质与国际领先的互联网力量去加速国内相对落后的制造业的效率、品质、创新、合作与营销能力的升级,以信息流带动物质流,也会与一带一路整体战略相结合,推展整体产业的国际影响力。
有的则说,“互联网+”更像是科学实验,可以用在金融上,可以用在社交上,也可以用在任何想象得到的地方,关键是能否找到激发创造顾客价值的商业模式。
还有的说,在进一步强大软件技术、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基础的同时,以极客和创客为主要参与群体,以硬件为表现形式的一种新产业形态。
依笔者观察,“互联网+”有别于“第一代互联网”,是互联网发展的新形态、新业态、新演进,也可以说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引发的互联网发展新态势,也许是一种“后互联网”。它是将互联网作为当前信息化发展的核心特征,提取出来,并与工业、商业、金融业等服务业的全面融合。这种融合不是简单的叠加。不是一加一等于二,一定是一加一大于二。
也就是说,“互联网+”不是想加就能加,不是简单地将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粘在一起,即不是“物理作用”,而是“化学反应”,是要素的重组,是互联网改造传统产业的生产方式、经济模式、产业结构的过程,并能形成能级的跳跃。
为什么“互联网+”不是简单的加法,而是一加一大于二,或者说有一个乘数效应?因为这中间的关键是创新。创新的概念就是把两个平常想不到的东西结合进来,如?联网和音乐本来是两个互不相关的东西,但是把它们结合起来,就可以创造很多新的东西,开拓出新的市场。只有创新,才能让这个“+”真正有价值,有意义。而且,“+”的地方应该是?明度增加、成本降低、流动性提高、模式变化。
创新作用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形态的形成与发展,重塑了物联网、云计算、社会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新形态。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又推动了创新的发展和演变,催生出不可思议的各种创新2.0版本——知识社会以人为本、用户参与的下一代创新。正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创新2.0的互动和演进共同作用,改变着我们的生产、工作、生活方式,并给当今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机遇。
由此可见,互联网的本质,是一种技术工具、是一种传输管道。“+”的本质,是一种创新、是一种激活。“互联网+”的本质,是一种通过互联网传输管道创新激活信息能源而形成的一种能量、能力。很像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电力,用上之后让很多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互联网+”用得好,会形成新常态下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驱动力。
二、形形式式的“互联网+”
我们已经看见很多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出了新的发展生态。
在教育领域,许多面向中小学、大学、职业教育、IT培训等多层次人群开放课程,可以让我们利用碎片时间在线上课。在医疗领域,很多医院上线App全流程就诊,支持网络挂号,由此我们的就医时间被节省,就医效率随之提升。在公共服务领域,在推动移动电子政务建设,各级政府纷纷推出公众账号,由此人们享受了更加便捷的服务,如上海政府通过接入“城市服务”平台,推出结婚登记预约项目等……
当然,这些很多还算是“第一代互联网”的简单加法。真正的“互联网+”,其商业模式不仅仅是“流量变现”的单向通道,而是双向或多向的通道。向上,升为云和大数据;向下,沉为O2O。这样,就拉长了产业链,接上了“全民”的地气。
由此可见,是不是“互联网+”,关键在于是否有创新激发的跨界互动和演进的共同作用,是不是构建出一种信息能量贯通的生态链,也称“数字生态系统”。这是它胜过简单叠加的“第一代互联网”效应的“神奇力量”所在。正如京东一下子胜过曾经流量第一的当当,乐视网逆袭了流量曾经遥遥领先的优酷土豆,在于将互联网变成一种信息能量,创新地重塑现实社会的供需关系。
“互联网+”,正在改变生产、工作、生活方式。目前,我国正处于“互联网+”的初始阶段,仅以医疗行业为例:目前门内的传统医药企业正在力争“互联网+”,门外的互联网企业也不甘示弱,2014年以来掀起了做移动医疗的热潮,丁香园、春雨医生、好大夫、华康全景、掌上药店通过各种模式切入到医疗环节,这些公司业务多数集中在医药电商、远程医疗、慢性病管理等领域。互联网医疗的新应用也层出不穷,如“健康管家服务”,包括了以互联网为载体和技术手段的健康教育、医疗信息查询、电子健康档案、疾病风险评估、在线疾病咨询、电子处方、远程会诊、远程治疗和康复等多种形式。
可以想见,随着医疗卫生服务改革的进一步加大,医药电商发展速度加快,远程医疗政策不断规范化,可穿戴设备的标准建设也有望相继推出,医疗、养老、房产、餐饮等等结合的融合性产业也将兴起,医疗行业将变身为一个大健康行业,极有可能利用正在大力建设的智慧城市的各种设施与社区的网格化管理“互通互联”,从而构建出“上天入地”的大格局,并衍生出各种依托移动互联网的健康监测、健康管理APP,再到“誓言”要颠覆传统诊疗模式的云医院(未来医院)“蓝图”……虽然许多还只是概念,但只要“故事”动人,依然会吸引各类风投资金涌入,并带动互联网金融的各种“互联网+”。
三、“互联网+”的未来
从医疗一个行业,我们已经窥见了各个行业正在发生着的变化。“互联网+”的竞争焦点,正在向构建更加庞大的数字生态系统进发。
最近,纷纷传来了许多软巨头+硬产业,着力构建扩大各自数字生态系统的消息。如阿里巴巴4月初与美的集团签署了战略协议:美的将借助来自阿里的用户行为等大数据改进产品研发和生产,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阿里则将依托美的线下几千家专卖店的资源发展O2O模式。4月下旬,腾讯宣布推出“TOS+”智能硬件开放平台战略,华为、中兴、滴滴打车等是“TOS+”的首批合作伙伴……
国际上,亚马逊、苹果、Facebook、谷歌、微软和索尼这六大科技巨头,都建立了各自的数字生态系统,涉足电影与音乐、电子书、游戏、移动、桌面、购物与支付和社交领域,并在这些领域进行整合,以使消费者“一个账户获取一切服务”。
“互联网+”的未来,在改变消费者生活方式的同时,推动着生产、工作方式的改变。依笔者所见,“互联网+”的未来,一定与“中国制造2025”强相关,也与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息息相关。
在《中国制造2025》总体方案中,制定了中国制造由大到强的“三步走”战略目标。第一步,就是“力争用十年时间(2025)迈进制造强国行列”。这十年,又分成两小步:一是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二是2025年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
其中,以创新为驱动、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以提升智能制造、绿色制造、高端制造的竞争优势,是主攻方向。即: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和农业机械装备等十大领域。
这也意味着,“互联网+”,将成为重塑中国制造业竞争优势的主攻方向,因为《中国制造2025》,就是中国版的工业4.0。
在工业3.0时代,制造业的竞争力多来自于大企业的高额的技术、设计投入和全球化的大规模经营、标准化制造所产生的品牌效应。而在工业4.0时代,变革将发生在从生产到销售的每个环节,将带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模式的全面变革。工业4.0将更趋向于生产的分散化,目标是建立高度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新模式。也就是说,将更加仰仗“互联网+”,只要我们平衡好安全性与开放性。
“互联网+”的未来,不仅与“中国制造2025”有关,也一定与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有关。
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在听取1号课题推进情况时说,“要以开放的理念、以‘互联网+’的思维研究和推进政府管理模式创新,如果政府职能不转变,市场机制就起不来。政府必须拿出自我革命的精神,坚决转变职能、创新管理”“以‘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审视我们哪些方面还不适应、哪些方面必须努力改革创新,各项工作不求一时痛快,必须持之以恒扎扎实实推进,这样的理念应该在一号课题的实施文件中得到充分体现”。
如果说,“互联网+”是重塑中国制造业竞争优势的主攻方向;那么,“互联网+”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思维模式和推进器。我们也相信,“互联网+”会带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万众创新局面。
通知公告
更多
- 【上海】关于首批“上海质量工匠创新工作室”启动建设的公告
- 【上海】关于发布2024年用户满意服务明星创新活动成果的通知
- 【上海】关于发布2024年上海市现场管理创新活动成果的通知
- 【上海】关于发布2024年上海市“质量信得过班组”建设活动经验的通知
- 【上海】2024年卓越管理创新成果评价结果公示
- 【上海】关于发布2024年上海市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成果的通知
- 【上海】关于上海市质量协会提名2024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推进工作的通知
- 【上海】关于发布2024年《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生产现场管理实施指南》团体标准实施试点评价决定的通知
- 【上海】关于发布2024年上海市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获奖名单的决定
- 【上海】2024年上海市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拟授奖名单公示
会员活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