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登录 | 注册 |
您的位置: 首页 >> 上海质量杂志

精准定位、质量创新、服务大局(2016年第3期)

作者: 发布日期:2016-04-07
缩小 放大
分享到:

本刊记者    /

 

值此全国两会刚刚闭幕之际,非常感谢您接受《上海质量》杂志的采访。请您就如下话题谈谈想法。

 

一、2015年,是我国发展克服多重困难和挑战取得重大成就的一年。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国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经济结构性改革处在关键时期。当前上海质量工作的主攻方向在哪里?

答:打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战,要下好“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这盘棋。要深刻领会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对质量工作的重大部署,在这盘棋的大格局中找准定位。

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从国情和市情出发,勇于看到工作中的短板,深刻认识到短板形成的原因,紧紧围绕补短板,确定质量工作跟进和突破策略,按照主动跟进、精心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明确质量创新主攻方向和突破口,为培育新动能和改造传统动能结合起来形成中国经济的“双引擎”助力。对看准的方向,要超前规划布局?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速赶超甚至引领步伐。

我们要把质量工作摆在上海乃至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紧贴国家战略,多线条思考,多阵地突破。紧紧围绕“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以及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质量高地建设,不断推进质量理论创新、质量制度创新、质量科技创新、质量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质量工作始终。

我们要形成促进质量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质量引领型发展。我们要面向世界经济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精心设计和大力推进质量工作机制改革、质量行政体制改革、质量技术基础建设,让机构、人才、装备、资金、项目都充分活跃起来,形成推进质量创新发展的强大合力。要围绕使企业成为质量创新主体、加快产学研深度融合来谋划和推进。要按照遵循规律、强化激励、合理分工、分类改革要求,继续深化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和检验检测机构整合,要以转变职能为目标,推进政府质量管理体制改革。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上海质量工作的主攻方向是“四个聚焦”。一是聚焦城市创新技术供给能力提升,服务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建设;二是聚焦社会资源参与质量创新,全面优化质量创新供给侧结构;三是聚焦供给侧标准化改革,培育上海标准化中介服务新兴产业;四是聚焦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牢牢守住城市安全运行底线。

 

二、在今年的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有59次提到“创新”,可见创新的重要性。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很重要的在于制度创新。去年质监系统在上海自贸实验区推出了一系列制度创新。今年,上海质量工作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将如何进一步?

答:在上海自贸区,今年我们将推出新一轮改革创新举措。

一是在自贸试验区内试点推行计量校准实验室的备案制度,不再开展校准实验室审批,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推动具备能力的校准实验室经备案后可在全市范围内对外开展计量校准业务。二是简化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批环节,在自贸区内试点许可证发证检验改革,改变单一的抽样发证检验方式,多渠道采信有资质的第三方检验结果,避免重复检验,减轻企业负担,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三是创新许可证分类监管制度,探索建立以质量信用、年报公示为核心的企业分类监管制度。四是创新行政权力标准化管理模式,围绕权责清单化、信息公开化、考核绩效化、程序规范化等目标,借鉴国际通行规则,在自贸区开展行政权力标准化管理研究和试点,进一步营造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五是试点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在维护国家单位制统一的前提下,研究试点取消制造、销售和进口非法定计量单位计量器具的审批,对用于销售的进口商品铭牌或外包装在给出了相应量的法定计量单位等效值时,允许出现非法定计量单位,以便利进出口贸易。

……

(全文见《上海质量》2016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