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国品牌”(2017年第1期)
徐 铭 / 文
金投赏创始人贺欣浩问我一个问题:什么是中国品牌?这一问问得好!
习总书记的“三个转变”现已家喻户晓,“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已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个重要战略路径。厘清“中国品牌”的内涵,因而变得至关重要。
注册在开曼群岛、上市于纽约证交所、大股东主要是雅虎、软银等外资的阿里巴巴,是中国品牌吗?耳熟能详的“大宝天天见”出身在中国,长着一副纯正的中国脸,2007年4月被美国强生收购了,它还是中国品牌吗?吉利汽车“蛇吞象”,被李书福以18亿美元全股收购的瑞典汽车企业沃尔沃轿车,是中国品牌吗?还有不少中国企业在国外注册了一个“洋商标”,利用人们对其注册地国的产品认同心理打开了一片市场,那些也是中国品牌吗?
随着国人对做大做强中国品牌的愿望愈来愈强烈,一些与此相关的概念也常见于报端,如本土品牌、国民品牌、民族品牌、自主品牌等等,那么,这些概念与中国品牌又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
笔者查不到这些概念的权威定义,但感知可以从两个维度加以考量:一是原产地;二是所有权。
从原产地的角度看,“本土品牌”注重的是本土居民(包括自然人与法人)所独占的商标/品牌,它注重其产地,但不强求资本的来源。例如,“海立”这个商标当时就是中日合资“上海日立”所注册的。对当地政府而言,注册在本土的企业(无论内资或外资),它会给辖区带来税收和就业,其所独占的商标/品牌理应享受相同的国民待遇。“国民品牌”注重的是所在国民众喜爱的商标/品牌,有点类似“国民老公”“大众情人”,它也可以不在乎资本的来源,如上文提到的“大宝”,虽被外资收购,但仍为国人所喜爱。对国内民众而言,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决定了他们对某些品牌的偏好,很难改变。
从所有权的角度看,“民族品牌”维系着一个民族的情感和历史的渊源,它不仅讲究“出生血统”的正统,而且要求所有权属的纯正。曾因孙雯那句铿锵有力的“民族力量!”而响遍中国大江南北的南孚电池,2003年8月被其竞争对手美国吉列集团收购,当年的手下败将,成了现在的老板。而“自主品牌”则是从所有权人权益出发,强调本国居民(包括自然人与法人)对其具有自主控制权和支配权的商标/品牌,但它并不强求其出生地。如,上工申贝收购的德国杜克普爱华(DA)和百福两大世界工业缝纫机著名品牌,现在就理所当然是中国的自主品牌。
上述分析虽不够精准,但至少可以帮助我们厘清这些概念的异同点。笔者以为,“中国品牌”就是中国的“自主品牌”!因为只有产权权属才抓住“中国品牌”的本质。以下是笔者以“自主品牌”概念给“中国品牌”下的定义:
所谓“中国品牌”,就是指中国居民(包括自然人与法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自我决策控制的商标/品牌,也就是说,中国居民对其品牌知识产权拥有所有权和控制权,对其品牌经济收益拥有决策权和处置权。这里的自然人是中国合法公民,法人是在中国境内依法注册的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
最近,福耀玻璃曹德旺董事长接受采访的视频刷爆朋友圈,起因是他计划在美国投资10亿美元建厂生产汽车玻璃。曹德旺先生“实话实说”,不仅再度将中国实体产业的现实困境推向了舆论前台,他本人也推到了被猜忌和指责为“跑路先生”的风口浪尖。
但笔者以为:福耀玻璃,这一终结了中国汽车玻璃市场完全依赖进口的历史,并成为世界第二的汽车玻璃供应商品牌,正是中国品牌“走出去”抢占国际市场的一个写照。
我国正在从“GDP挂帅”向“不唯GDP”转变;随着中国品牌的强大,今后还将注重GNP这一指标(GDP为国内生产总值,GNP为国民生产总值。前者强调的是地域性,后者强调的是国民性)。发展自主品牌,就是要提升其在国内外市场占有份额,并最终落实在我国居民在国内外的要素收入上,因为GNP才是真正的国民财富。有一计算公式如下:
本国的GDP与GNP之差 = 本国支付给外国居民的要素收入与本国居民来自国外的要素?入之差。
对照公式,我国支付给外国居民的要素收入,即统计在我国GDP中的外国的GNP,这一数值网上有文章说约占我国GDP的60%。由于本人无法获得等式右边的两项数据,但等式左边的数据可以在《中国经济统计年鉴》上查到。以2014年的数据为例,我国GDP为10.4万亿美元,我国GNP为4.9万亿美元,即便假设我国居民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为零(而事实上我国对外投资在不断增长,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二的对外投资国),那么统计在我国GDP中的外国GNP占我国GDP的比重至少在52.9%以上,如果算上我国居民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网文所说的60%也就八九不离十了。
透过这60%,我们可以看到:一是我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偏高。由于外资会带来“候鸟式”的经济波动,近来大量资金外逃已加剧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二是外资品牌对国内品牌的挤压严重。由于各地“贪大求洋”和盲目追求GDP,使得享有“超国民待遇”的外资品牌在诸多行业形成了垄断态势,将危及国家安全。三是发展自主品牌已成当务之急。依托自主品牌的经济增长是“内生性”的,这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综上,我们认为:发展中国品牌就是要发展自主品牌,既要为其创造良好的国内生长环境,也要为其创造“走出去”的国际发展空间;既要加强外国对华投资的国家安全审查,也要摈弃狭隘的民族保护主义。主要对策是:
1、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打破垄断、轻税减费,让实体经济“减负前行”;
2、建立健全类似美国CFIUS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利用中国市场的巨大商机,充分借助多家外资参与的竞争机制来开放国内市场;
3、对外资恶意收购国内自主品牌的现象,可以采用国资先行收购后择机转让给有能力的国内企业来加以遏制,并依法对已有的恶意收购行为实施处罚;
4?扶持、培育国内品牌培育培训专业中介市场的发展;
5、清理各部门各自为政的众多品牌评选活动,加强各部门协同合作、形成权威,大力开展自主品牌培育试点示范工程。
通知公告
更多
- 【上海】关于首批“上海质量工匠创新工作室”启动建设的公告
- 【上海】关于发布2024年用户满意服务明星创新活动成果的通知
- 【上海】关于发布2024年上海市现场管理创新活动成果的通知
- 【上海】关于发布2024年上海市“质量信得过班组”建设活动经验的通知
- 【上海】2024年卓越管理创新成果评价结果公示
- 【上海】关于发布2024年上海市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成果的通知
- 【上海】关于上海市质量协会提名2024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推进工作的通知
- 【上海】关于发布2024年《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生产现场管理实施指南》团体标准实施试点评价决定的通知
- 【上海】关于发布2024年上海市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获奖名单的决定
- 【上海】2024年上海市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拟授奖名单公示
会员活动
更多